一年一度的高考季即将来临,一些高校现已敞开了自主招生工作。不少学生正在想方设法拿到一张自主招生的入场券,以期享用由此带来的优惠。
对参与自主招生的考生,笔者原本知之甚少。仅仅近来产生的几件事,引起了笔者的留意。
上一年“十一”放假前,一位搭档拿着袋子到办公室,掏出几张打印材料递给笔者——这位搭档的女儿要参与2017年的高考,想经过参与作文抽泣获奖的方法获得自主招生资历。这位搭档给笔者的打印材料中有四类作文抽泣:全国新概念作文大赛、全国中小学生立异作文大赛、“叶圣陶杯”全国中学生新作文大赛、“语文报杯”全国中学生作文大赛。搭档请笔者为他的女儿写4篇文章参赛——每类抽泣都要写一篇。笔者问,这样做行吗?搭档说,是女儿校园的教师要学生找人写作文参与抽泣。
虽然心里不乐意,可是笔者抹不开体面,只好容许了。“十一”假日也没过消停。
“十一”后,又有一位搭档拿来儿子写的一篇文章,请笔者帮助修正——这位搭档也想让儿子走自主招生的路子。
这位搭档不论笔者赞同不赞同,放下儿子的文章就走了。没有办法,笔者只得硬着头皮做修正。说真心话,这位搭档儿子的文笔还不错,可是,主题太隐晦了,让人不容易读懂。这种文章,笔者也改不了,仅仅改了几个病句就算了。
前几天,又有一名搭档来找笔者,请笔者给她女儿写篇文章——她女儿也想参与自主招生,文章要在省级以上报刊宣布。笔者说没这个才能,直接推托了。
笔者清楚自己的才能——帮人家写的东西纷歧定在抽泣中获得好名次,在高考中也纷歧定会起作用。可是,有一些家长会找高水平的人帮助——成果可能在抽泣中获得好名次,在省级乃至国家级刊物上宣布。
2017年,笔者单位里有6位搭档的孩子要参与高考,其中有4名孩子的学习不错,一般的情况下都能进重点大学。笔者这个小单位,仅仅有6名考生,就有3人想经过他人代写的方法获取自主招生资历。放眼全国,不知道会有多少人想走这条“捷径”?
自主招生本是为了打破应试教育的单一衡量标准,给学生更多的展现时机,也给高校更多的选材时机。不是笔者以“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”,从那位高中教师要求学生找人代写文章参与抽泣,就不难得知,这种找人代写参赛、获取自主招生资历的做法并不是什么隐秘,现已有不少人在做了。
作为一名底层教师,笔者想问:好好的方针,为什么总是有人想钻空子?自主招生究竟有没有水分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