记者到火箭军某旅采访,了解到一段“马背上的图书馆”进化为“数字书屋”的故事。请看——
连队读书共享会上,各爱好小组轮门户代表上台讲话,共享本周读书心得。王静摄
多年前,连队图书缺少,军马驮着图书上到哨卡后,兵士们当即上前翻看感爱好的书本。材料图片
行至一处峭壁前,一架无人机倏地腾空而起,向远空飞去。不远处,火箭军某旅马队连一级上士翟国明娴熟操作设备,不时记载回传数据。“丝滑”的操作,让战友们很是敬服。
“终年驻扎在高原无人区,新技术配备已成为连队官兵巡查时的得力助手。”连队刘指导员对记者说,高原马队被誉为“马背上的雄鹰”,文化素质和军事素质就像是雄鹰飞翔的双翼,二者缺一不可。身处信息化智能化年代,更要加速把握新配备操作技巧。
“诀窍就在这儿面。”说着,刘指导员拍了拍马背上的背包,里边装着几本新配备有关的材料。歇息空隙,他取出来分发给战友,咱们随即看起来。
“读书学习向来是连队的优良传统。”刘指导员回想道,在上世纪连队组成初期,为缓解驻扎深山的孤寂,上级为连队置办了一批图书,连同米面等日子物资,由军马驮着分发到各个哨卡。有了书本相伴,官兵们的精力日子有了很大改观。后来,为数不多的书本很快被读完,所以官兵们另辟蹊径,在马褡子里装上图书,运用骑马巡查途经其他哨卡的时机沟通书本。时刻长了,官兵们亲热地称其是“马背上的图书馆”。
这些年,尽管自然环境仍旧艰苦,但交通和物质条件有了很大改进。“马背上的图书馆”逐渐淡出了历史舞台,取而代之的是各个哨卡的“数字书屋”——里边不只有琳琅满目的纸制书本,还铺设了内部网络,配备了“在线学习室”等数字化阅览东西,官兵随意什么时刻都能下载自己最喜爱的学习资源。
“数字书屋”建成初期,尽管学习条件改进了,可是官兵读书的爱好反而呈现下降——不少官兵一有时刻就坐在电脑前上网,新买的书本“躺”在书架上无人问津。
“爱读书的好传统不能丢!”意识到问题,刘指导员急忙招集各哨卡班长主干碰头研讨。评论中,有主干以为,网络年代,官兵喜爱上网看看新鲜事无可厚非;有的以为,当年因没有信息化手法咱们只能看书,现在上网也能获取常识,没必要非看纸质书;也有主干反映,现在年代展开太快,曾经咱们看书能学到常识,现在有些书本材料已过期,所以咱们翻书的积极性削弱了……
摸准状况后,连队党支部决议,抓住置办智能设备操作运用等方面的专业书本,一起拓宽“数字书屋”功用效果,比方,发起有专长的兵士牵头建立爱好小组,运用课余时刻在书屋进行视频授课,把经历心得共享给更多战友。
很快,新书上架,翟国明和战友们一有时刻就到阅览室研读学习。通过不懈研究,他们不只把握了新配备的操作方法,还将各种新式配备的运用手册收拾完善,依据连队实践整理总结有用的过程图,帮咱们快速上手。
为了引导官兵合理运用网络,多读书学习,各爱好小组为组员量身定做了读书方案;连队定时安排读书共享会,每个小组轮门户代表上台授课,既能够共享读书心得,也能够与战友们沟通一些新学到的技术,如新配备操作、拍摄、新闻写作、绘画等。读书共享活动展开以来,10多个爱好小组组员积极上台授课,书屋学习气氛越来越稠密。
藏族兵士萨日群加马术高明,下连不久就成了连队的马术主干。马背上的他英勇无畏,控马卧倒、乘马越障、飞马拾物这些高难课目一学就会。但由于从小触摸的是藏语教育,刚入伍时,他的汉语才能较弱,理论学习有些困难。
为了帮带萨日群加,各爱好小组组员轮流在书屋进行教导。技术小组组员给他买来汉语教材和便携字典,从拼音识字教起;文学小组组员每天找来经典文章陪他阅览;理论小组组员录下每次政治教育课的内容,课后为他重复解说……那一段时刻,萨日群加贴身带着一本字典,巡查时遇到不明白不会的字词就随时查阅。
通过勤学苦练,萨日群加的汉语读写和理论学习才能前进敏捷,后来以优异成绩通过了军士选晋查核,顺畅留队。
前段时刻,萨日群加向连队请求购买了《动物针灸遍览》《兽医常识》等书本。工作和使命之余,他就钻进书屋学习养马、驯马、医马等方面常识,还经常向连队兽医讨教。
“我想赶快考取兽医资格证,争夺成为一名合格的兽医。”在最近一次读书共享会上,他说出了自己的下一个方针,“我从小就喜爱马,可是要照料好连队战马,光靠爱情是不行的,还得把握科学的养殖常识。这样驻地牧民请咱们帮助为牲畜治病时,我也能尽些力。”
从旧日“马背上的图书馆”,到现在各个哨卡的“数字书屋”,马队连官兵不需要再驮着图书去沟通阅览,但在马背上的背包里装几本随行书本,已成为咱们的一种习气和自觉。
“从这个意义上说,‘马背上的图书馆’并没有消失,图书仍旧跟着战马滋养着连队官兵的精力和心灵。”刘指导员说,学习才能也是一种战斗力。连队官兵将赓续传承好前辈优良作风,加强常识学习和转化使用,不断为连队战斗力建造赋能。